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是当代水利枢纽工程的集大成者,更是技术上的创新者、引领者。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总装机容量世界第二,电站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源源不断地将清洁电能输送到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现代化农机播下丰收的希望、可持续耕作催生更多优质粮、多形态惠民政策提升种粮积极性……5月,广袤的东北大地生机勃勃,一场稳面积、转方式、促增收的耕作交响曲正在奏响,黑土地上的耕耘画卷徐徐展开。
我国应对策略:摸清相关行业碳排放底数,完善全国碳市场,努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海)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对处理达标后的排水进一步净化改善后,在一定区域统筹用于生产、生态、生活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
在“双碳”背景下,产业绿色转型正在提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4月15日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显示,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下降0.8%,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联合发布《黄河流域发展蓝皮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大治理研究报告(2022)——黄河流域碳达峰》。
4月6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农业碳排放是基础性生存性排放,以较低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主要粮食作物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3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指导、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2》发布会暨能源战略论坛(简称“发布会”)在青岛举办,全国首份《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蓝皮书2022》同期发布。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在京举行。作为国内生态环境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跨界交流平台,院所长论坛持续承担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动环境领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