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支持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地球人口步入“80亿时代”,如何承载人类之重
这个“好吃”的入侵物种会是下一个小龙虾吗?
目前正值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季,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经济参考报》记者1月4日获悉,国资委近期部署进一步高质量做好保供工作,对煤炭、发电、电网、石油石化和管网等中央企业,分类精准施策,激发企业积极性,全力提质增效保供应。
象群南归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亚洲象监测团队对它们开展了持续监测。据介绍,云南是我国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在全球大象数量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过去几十年间,云南野生亚洲象的数量从150头左右增至300多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化石——这一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白垩纪鸟类,被命名为朱氏克拉通鸷,围绕其开展的研究揭示出早期鸟类头骨和肩胛骨及第一蹠骨的适应性演化过程。近日,该研究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发表。
位于江西省湖口县的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中心31日建成正式启用,该保护中心包含中华鲟鱼等120余种和12000尾生物及珍稀物种标本,是中国首家综合性淡水鱼科普馆。
为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公告,明确第二批1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包括10个畜禽保种场、2个蚕基因库。其中,首次建立了温岭高峰牛、西藏羊、静原鸡、长顺绿壳蛋鸡和敖鲁古雅驯鹿等5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保种场;首次确定了2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
中国气象局公布《国家气象观测站升级国家基本气象站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全国1587个有人值守的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分期分批升级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其中,1520个台站将于2023年1月1日完成升级。
?2023年1月1日起, 国六B(或称国VIB) 标准车用汽油全国上线,我国汽油全面进入国六B时代。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国内的所有汽车都能“喝”上更清洁更环保的汽油了。
时隔近百年,曾被认为是“西山之怪兽”的野生中华斑羚,再次出现在国家植物园。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2022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广东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和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3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了国家验收,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截至目前,广东已建立国家级湿地公园27处。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迎来新突破。近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与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5座水电站连成一串水电明珠,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12月28日,郑州郑新黄河大桥发生多车连环相撞事故,截至28日,14:12,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据悉,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黄河大桥突发团雾能见度低及路面结冰非常滑。
世界气象组织4日发布消息称,新年伊始,许多欧洲国家冬季气温创历史新高。
由于最近的反常高温气候,位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北坡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温度的记录。
在美国“史诗级”冬季风暴引发全球关注的同时,世界的其它地方也正遭受极端天气袭击,并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白鲟灭绝,长江鲟、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等野外灭绝,鲍鱼、儒艮等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北极熊、企鹅面临灭绝威胁……2022年,从极地到热带,我们听到了太多关于“灭绝”的消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都是他。
《自然·植物》近日发表的一篇评论中,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的科学家认为,利比里亚咖啡(曾被评为贸易量第二大的咖啡作物品种)可重新兴起,帮助在变暖气候下维持咖啡生产。
加拿大一项新的政府调查发现,该国哈得孙湾西部的北极熊正持续消亡,尤其是母熊和幼熊。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16日在日内瓦闭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以此次审议大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当地时间13日,美国能源部官员宣布,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发该反应的镭射能量。
儒艮、鲍鱼、柱状珊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9日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种。据新名录所评估的海洋物种中近10%面临灭绝危险。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能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
我们不能脱离生物多样性来讨论气候变化,不仅因为二者关联紧密,而且因为全球的环境挑战无法在相互孤立的情况下得到应对。
由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于近日正式发布。
近日,省财政厅制发《关于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构建有利于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为加快美丽辽宁建设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2023年度及以后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
相比上一版,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明确,光伏电站项目的备案容量原则上为交流侧容量、即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之和;对光伏电站选址,提出要符合用地用海和河湖管理、生态环保等有关要求;提出给光伏电站建档立卡,生成唯一身份识别代码;新增光伏电站项目应在并网后六个月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的要求;要求电网保障光伏项目“能并尽并”,不附加不合理条件。
为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机制,增强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环境部制定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发电设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完善绿电价格形成机制。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企业签订年度及以上的绿电交易合同,为新能源企业锁定较长周期并且稳定的价格水平。
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沿黄河九省(自治区)政府联合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十四五”期间气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基础理论水平与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城镇低碳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月5日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快推动光伏项目以虚拟电厂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尽最大限度体现光伏绿电价值。探索建立光伏项目绿电交易与碳排放交易衔接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了解到,作为四川省首部水文地方法规,《四川省水文条例》日前经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刘学表示,在颠覆式创新的时代,将自身核心能力与外部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以满足新兴起的市场需求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存活。
春节临近,农产品保供稳价依然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向部分省区市投放中央储备牛羊肉,适时组织冬储菜等生活必需品投放。农业农村部表示,将主攻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建设更加畅通有效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