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
市场
2023-01-05
开门红!2023年首个工作日,11家环保企业中标64亿大项目!
40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15亿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2023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环保产业中标信息不断,喜讯连连。
-
研究
2023-01-05
民生证券:硅价下行带动产业链价格整体下降 利好下游EPC厂商
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底层逻辑不动摇背景下,硅料价格的下行带动产业链价格整体下降,刺激下游大电站开工率提升。
-
公司
2023-01-05
拆解汽车电池,深圳公司一天坐收170万
动力电池原材料飙升,回收利用的生意越来越热。1月3日,总部位于深圳的格林美披露,其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已全面进入盈利阶段,计划到 2026 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30万吨的规模。
财经快讯
2023年01月05日 星期四
-
15:40
太阳能(000591.SZ)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6.26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5.01亿元。
-
15:32
山高新能源(01250.HK)公告,扬州宝应(山高新能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及山高控股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及山东路桥订立总工程合同一、总工程合同二,两份合同总价为人民币9407万元。该项目指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朱斗村及何家村地区的一个渔业、光伏储能项目。
-
15:28
中国电建公告,近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了通辽科尔沁区138万千瓦生态治理风电基地项目EPC总承包项目A标段以及通辽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域高质量零碳清洁能源装备100万千瓦荒漠治理风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分别约为51.39亿元和58.08亿元。
-
开门红!2023年首个工作日,11家环保企业中标64亿大项目!
40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15亿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2023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环保产业中标信息不断,喜讯连连。
2023-01-05 详情> -
1.55万家企业、约5000亿产值,绿色生态沙产业将获重点支持
“光伏治沙在沙区前景很好。我们测算过,每亩产值可以达到1.06万元。”2022年12月30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暨荒漠化石漠化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荒漠司副司长胡培兴说。
2023-01-05 详情> -
碳交易市场未来可期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策略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球共有70个碳定价机制正在运行或者是设计的阶段,覆盖了全球超过4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减排量。
2023-01-05 详情>
- 研究
- 公司
- 创投
- 股市
- 论坛
-
民生证券:硅价下行带动产业链价格整体下降 利好下游EPC厂商
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底层逻辑不动摇背景下,硅料价格的下行带动产业链价格整体下降,刺激下游大电站开工率提升。
智通财经丨2023-01-05 -
大摩发布光伏股最新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太阳能玻璃今年仍然供过于求,但预计明年可能会出现一些供应限制的问题,下调相关股份目标价。受惠于多晶硅价格下降,今年全球太阳能安装量预计将保持强劲。
智通财经丨2023-01-04 -
申万宏源:氢能产业的发展将在明年一季度后开始加速
申万宏源发布环保行业2022年氢能产业三季度跟踪报告指出,2022年上半年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全球能源价格以及能源安全体系受到挑战,各国开始加速倒逼自身能源结构改革,中国则通过实行双碳战略将各行业进行低碳绿色能源转型,氢能作为绿色新能源支撑技术之一将在未来得到大力发展。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30 -
平安证券:2023年优选海风、储能与光伏新型电池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2023年优选海风、储能与光伏电池。风电板块需求及竞争格局兼优,主打海风;光伏板块应把握以新型电池为主的结构性机会;储能赛道成长确定性强,预计2023年仍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8 -
国家能源集团集中开工10个电力项目 抽水蓄能产业链或受关注
川财证券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下,抽水蓄能产业加速发展。随着未来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抽水蓄能作为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同时兼具经济性的储能方式,将会成为未来投资建设的重点,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建设。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7 -
光储需求弹性或持续超预期 机构建议重点布局
机构指出,2022Q3以来随市场热点切换,光储板块热度骤降、估值中枢持续下移,当前核心标的PEG均值/中位数已低于0.8,预期、估值双低创造布局良机。首先,建议重点布局2023年盈利兑现确定性高、长期格局良好、存在较显著预期差的方向;其次,看好新技术、新工艺、新主线三大方向,节奏上需关注事件催化。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6 -
国泰君安:硅料价格加速下跌 2023年光伏装机大年可期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称,硅料价格跌幅较上周继续拉大。当前时点,上游紧缺环节产能不断释放,而下游需求临近年末有所收缩,且产业链对库存和价格较为敏感,博弈情绪浓厚。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3 -
国金证券:光储板块预期、估值双低创造布局良机
国金证券指出,2022Q3以来随市场热点切换,光储板块热度骤降、估值中枢持续下移,当前核心标的PEG均值/中位数已低于0.8,预期、估值双低创造布局良机。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1 -
“碳中和”将为全球带来2.4%GDP额外增长,中国应如何做?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双碳”目标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12-20 - 更多>
-
拆解汽车电池,深圳公司一天坐收170万
动力电池原材料飙升,回收利用的生意越来越热。1月3日,总部位于深圳的格林美披露,其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已全面进入盈利阶段,计划到 2026 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30万吨的规模。
21世纪商业评论丨2023-01-05 -
硅片切割再签单,“牵手”东方日升10GW项目,高测股份产能吃紧
2022年订单拿到手软,全年净利预增超三倍,刚刚进入2023年,光伏切割设备龙头高测股份(688556.SH)又宣布“牵手”光伏领域另一大客户东方日升(300118.SZ)。
界面新闻丨2023-01-04 -
企业新年致辞里的光伏市场:2023年新增超100GW已成定局?
根据测算,2022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40吉瓦,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或超过80吉瓦。按照此比例,2023年风光新增装机规模的构成中,光伏超过百吉瓦将是大概率事件。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3-01-03 -
重磅!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发布 非上市公司6家,民企14家
12月29日,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隆重发布。 本年度榜单,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公司35家,H股上市公司8家,新加坡上市公司1家,非上市环境公司6家。
中国环境网丨2022-12-30 -
总投资超千亿!三峡集团27个新能源和长江大保护项目集中开工
12月28日,三峡集团宣布一批新能源和长江大保护项目集中开工——27个项目规划总投资达1090.55亿元,总装机规模1963.68万千瓦,涉及三峡集团6个二级单位投资主体,遍布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为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项目,符合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的方向,项目数量之多、投资总额之大、分布区域之广等创三峡集团历史纪录。
大河财立方丨2022-12-29 -
硅片新贵启动IPO进程,新浪潮下能否跻身光伏第一梯队?
高景太阳能跑步前进奔向资本市场。痛失中环后的IDG资本,又将培育出新的光伏黑马。光伏硅片“新秀”高景太阳能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意味着成立仅仅两年的硅片“新秀”正式启动了自己的IPO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12-28 -
年内超30家上市公司拟跨界投资光伏 机构预计产业链利润进一步向下游制造环节转移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光伏产业引发市场关注。12月25日晚间,网络公司三五互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三五互联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拟与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政府签署《一期新能源5GW异质结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投资建设“5GW超高效异质结(HJT)电池5G智慧工厂”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
证券日报丨2022-12-27 -
动力电池企业仍需练好内功不断进阶
2022年,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也是相当“内卷”的一年。在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前,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加足马力扩产能、抢市场。
证券日报丨2022-12-26 -
看好装机需求 两公司拿下90亿元光伏玻璃长单
12月20日晚间,两家光伏玻璃生产商亚玛顿和安彩高科同时披露公告,各自拿下长单,与两家硅片企业锁定合计90亿元的光伏玻璃采购单。业内观点认为,锁定辅材供应说明至少未来三年硅片龙头企业看好光伏装机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丨2022-12-22 - 更多>
-
泓德基金于浩成:新能源投资仍处于产业发展“甜点区”
“2035年之后,氢能有望会阶段性地接过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装机或者发展,成为我们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形式。”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12-28 -
协鑫光电再完成5亿融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将达18%
近日,协鑫科技旗下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光电)已完成5亿元元B+轮融资。
界面新闻丨2022-12-14 -
中国氢能行业达成单轮最大股权融资 多家产业链公司谋求上市
越来越热的中国氢能行业刷新了单轮股权融资纪录。中国氢能行业达成单轮最大股权融资,多家产业链公司谋求上市。
上海证券报丨2022-12-09 -
华夏恒天战略投资众能光电 合力打造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龙头
华夏恒天资本战略投资众能光电,携手迎接以钙钛矿光伏技术为引领的新能源发电又一次革命,合力打造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丨2022-12-08 -
中贝能源获稳正资产千万级B轮融资 专注于从事电路保护装置的研发与设计
据投资界报道,近日,华渔新材料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中科创星、峰瑞资本联合投资,源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会用于扩大生产线,扩大市场,扩大团队。
智通财经丨2022-11-25 -
远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完成超3亿美元首轮融资
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的同时,远程公布碳中和目标:2025年,实现运营碳中和;2030年,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格隆汇丨2022-10-26 -
杉杉股份拟定增募资60亿元 提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能
10月17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了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本次定增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72亿股,拟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一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证券日报丨2022-10-19 -
碳中和赛道靠谱企业,再获数亿元C轮融资
近日,美克生能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正式跻身数字能源及储能安全领域的“双独角兽”。
财讯网丨2022-10-13 -
实丰文化(002862.SZ):拟通过增资取得超隆光电不低于22%股权
智通财经APP获悉,实丰文化(002862.SZ)发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增资的方式获得安徽超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超隆光电)不低于22%的股权,初步预计投资金额范围为0.8亿元-1.2亿元,具体增资金额及增资比例尚未最终确定。
智通财经丨2022-10-10 - 更多>
-
储能概念走势强劲,海得控制三连板,派能科技等大涨
储能概念5日盘中走势强劲,截至发稿,能辉科技涨超16%,派能科技涨超11%,海得控制、科达利、德赛电池、芯能科技等涨停,苏文电能涨超9%,道通科技、同飞股份涨超7%。
证券时报网丨2023-01-05 -
锂电池板块走低 宁德时代下跌近5%
12月28日早盘,锂电池板块走低,宁德时代一度跌超5%,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德方纳米、富临精工、恩捷股份等跟跌。
第一财经丨2022-12-28 -
光伏、储能概念走势强劲,科士达、钧达股份等涨停,固德威等大涨
光伏、储能概念26日午后强势拉升,截至发稿,永贵电器“20cm”涨停,盛弘股份涨超18%,晶科能源、南网科技涨超14%,固德威涨逾13%,上能电气、铭利达、派能科技、鹏辉能源、新风光等涨超10%,祥鑫科技、科士达、钧达股份、福斯特等涨停。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6 -
光伏概念走势疲弱,国际实业跌停,隆基绿能跌超6%
光伏概念股22日盘中震荡下探,截至发稿,国际实业跌停,沐邦高科、东方盛虹、清源股份跌超9%,赣能股份、隆基绿能、聚合新材、奥特维等跌超6%。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22 -
氢能第一股确定将登陆港交所!
记者近日从港交所获悉,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华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国泰君安国际和智富为联席保荐人。亿华通目前为科创板上市公司,此次通过聆讯不仅标志着港股市场即将迎来新能源热门赛道的“氢能源第一股”,也意味着港股A+H板块将有新成员加入。
上海证券报丨2022-12-15 -
拟“押注”光伏储能赛道 通润装备连收11个涨停板
按照通润装备的说法,资产重组后,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鉴于光伏、储能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机遇期,公司将以新能源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极。
证券日报丨2022-12-08 -
光伏概念走势疲弱,阳光电源跌超10%,固德威等大幅下挫
光伏概念5日盘中走势疲弱,截至发稿,阳光电源跌约11%,林洋能源跌停,固德威、锦浪科技跌超9%,德业股份跌约9%,捷佳伟创、金辰股份、钧达股份等跌超5%。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05 -
剑指3万亿!工信部透露,能源电子重磅文件近期发布,机构高关注度概念股出炉
在“双碳”时代,电力将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电能转换需求爆发。无论是供电端(新能源发电的高波动),还是用电端(各类电源管理、动力电池管理需求),都对能源电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证券时报·数据宝丨2022-12-02 -
垃圾分类迎大利好,两路资金同时盯上这些低市盈率股
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据统计,A股市场中布局垃圾分类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超过90家。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应业务布局情况。
证券时报·数据宝丨2022-11-29 - 更多>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应尽快把创新型碳替减纳入碳减排核算体系内
刘世锦认为,创新型碳替减在减碳的同时实现增长,把减碳和增长的冲突关系转化为协同关系。但是,以往对创新型碳替减在理论、政策和实际工作中都关注不够,缺少相应的价值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
每日经济新闻丨2023-01-04 -
周小川:要大力提高当前太阳能和风能的装机容量
12月10日,在2022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未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力供给、电力行业的转型和电力安全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要大力提高当前太阳能和风能的装机容量。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12 -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刘俏:急需把碳资产纳入REITs底层资产范围
刘俏认为,通过资本市场信息来帮助我们形成碳价格的识别机制,有非常大的空间。我们急需把碳资产纳入到REITs底层资产的范围。
证券时报网丨2022-12-08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专家:多晶硅不是产业链瓶颈 新产能释放后将支撑产业发展
12月1日电,在今日进行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光伏协会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吕锦标认为,多晶硅不是产业链瓶颈,新产能释放后将支撑产业发展。
财联社丨2022-12-02 -
易纲:截至今年9月末 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 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
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
中国人民银行丨2022-11-25 -
风口之上,储能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10月3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举办“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业内专家围绕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当前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展开了探讨。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11-07 -
杨灵叶: 将ESG融入商业设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新方向
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接受专访时表示,只有把社会责任变成商业设计的核心要素,并通过科技和商业创新,才能让可持续发展驱动企业的发展。这意味着要把ESG目标融入到战略规划、业务定位、运营策略中,实现ESG和商业的有效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09-23 -
解振华:绿色低碳转型会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
在国家政策激励和“双碳”目标约束下,生态环保产业加速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行业付诸行动。这对从事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保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09-06 -
60位院士齐聚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科技和数字双核赋能创新发展
8月15-16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有60名院士、1名诺奖得主和2000余名代表嘉宾出席了此次大会,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减污降碳、CCUS技术、数字经济与低碳创新、低碳人居等领域开展了24场研讨和服务地方赋能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丨2022-08-17 - 更多>
碳讯周报更多 >
